2005’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 |
|
加入时间:2006/1/27 浏览次数:1547 |
|
2005年,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节约文明日益深入人心。为了记录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节约网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推出“2005’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供读者参考。 一、2月28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二、6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国际能源资源形势和我国能源资源战略,强调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三、6月2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制定实施意见。 四、6月30日,国务院召开《 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五、7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六、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七、11月7日,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78个国家或地区、18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1200多人参会。大会通过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北京宣言》。国家主席胡锦涛书面致辞,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八、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树立开放思维 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演讲。指出,中国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坚持开源与节流结合,并把节约放在首位,在节约能源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中国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的能力,全面促进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九、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从7月起共同组织“ 全民节约共同行动 ”大型主题宣传活动。12月16日, 经30万网民电子签名的《 公民节约行为公约 》,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正式公布。 十、12月17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3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2005’ 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这是对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次成功的总结和展示。21日在京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到会参观,引起社会的更大关注,成为举国热议的话题,展期由原计划的5天延长到10天。 | 节约网 专稿 2006-2-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