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 |
|
加入时间:2008/1/7 浏览次数:2053 |
|
2007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党全民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今这么深刻和明晰,政府积极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环保。一个“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提纲挈领的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节约环保做了有效的“链接”。“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又把这个目标落实到了共和国的全体公民。节约网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推选出2007年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 一、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他指出,今年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 二、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4月25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指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切实增强责任感。要强化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要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力争实现节能减排进度与“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度保持同步,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 三、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依靠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强化法制和全民参与,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四、经国务院批准,十七部门联合下发《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8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解放军总后勤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财政部、国资委、环保总局、中央文明办、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共同研究制定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了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旨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为形成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九月份集中开展了全民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五、胡锦涛在APEC会上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发表讲话时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六、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8日下午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将一改以往存在的务虚、软性特点,有望成为一部权责规定明确、约束效力坚强有力的硬性法律。 八、我国将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11月17日,国务院国发[2007]36号文日前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节能减排的“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即《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随着“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的颁布,我国将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同时,对政府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也有了依据。 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提出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十、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正式实施 12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新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同时确定了首批政府强制采购的节能产品范围。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正式实施。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新清单中节能产品种类由原来的18类4770种扩大到33类15087种,其中空调机、双端荧光灯和自镇流荧光灯、电视机、电热水器、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便器、水嘴九类产品为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相关链接: 2006年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 2005年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件大事 | 节约网专稿 2008-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