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报》报道:淘汰的手机充电器啥时能“变废为宝” |
|
加入时间:2012/2/22 浏览次数:1962 |
|
《新文化报》2010—03—26(此文5家媒体转载报导) 6块废旧手机电池和5个充电器,对于这些历次更换手机遗留下来的配件,长春的周丽女士不知该如何处理才好。“听说电池随意丢弃污染挺大的,可如果不扔掉,又没有回收的地方。” 近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尽管有环保人士称电子废料就是放错地方的“矿产堆”,但受制于回收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无论手机厂家、经销商还是专门的废品回收部门,都认为回收手机充电器、电池这样的电子配件无利可图。 尴尬 无处安放的电子垃圾 周女士的这些废旧手机电池和充电器并不是刻意攒的。她和老公从8年前大学毕业至今,平均两年就要换一部手机。“每换一部手机,旧手机配套的电池和充电器就没用了。”周丽告诉记者,之前也曾经问过好几家回收旧手机的店,人家都说不单独收废旧电池和充电器,如果和旧手机一起回收,还得看具体情况,单独的旧电池根本不值钱,旧充电器顶多值几块钱。 惊人 庞大的电子垃圾堆 废旧充电器和废旧电池能有多少?2008年公布的《吉林年鉴》中指出,我省当时移动电话普及率是48.1部/百人,那么全省在用手机约1000万部,假如按照2008年至今每个人只换一次手机,废弃一个充电器和电池计算,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实在惊人。而知名手机市场研究机构IEMarketResearch(IEMR)预测,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将达到7.8亿户。 “数量庞大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将是高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担忧,不仅这些电子垃圾是资源的浪费,更会带来污染”,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节约网负责人李晓群表示。 尝试 环保“绿箱子”遭冷遇 数量如此巨大的手机电池、充电器真没有回收渠道吗?据了解,对于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利用,以往曾有部分通信设备生厂商和运营商发起了一个名为“绿箱子”的环保计划。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一计划没有形成常态。 原因 二手市场只收手机不收配件 手机充电器、电池等配件卖不上价,无利可图,成为制约其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支招 是放错地方的“矿产堆” “电子垃圾的处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重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节约网负责人李晓群表示,比如手机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充电器里有塑料和铜,如果这些东西大量集中在一起,就不是垃圾,而是一个放错地方的“矿产堆”。不过,现在的回收利用技术还存在难题,造成生产厂商、经销商等环节回收的积极性不高。 李晓群认为,从环保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厂家、经营者的回收积极性;从企业角度来说,在设计产品时应尽量多的考虑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比如现在所倡导的手机充电器通用。 本报记者黄艳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