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报道:《新华纵横》“农民工评选”引争议 |
|
加入时间:2012/2/22 浏览次数:1875 |
|
《新华社》2011-06-21 【节目导视】“优秀农民工”评选,对象多为厂长经理(农民工保安:这个名单中都是有头有脸的领导,更像是一次“先进个人”或“先进基层干部”的评选,一线工人的身份太少了); 评选规则理应细化,一线工人当唱主角(李晓群:应该对这2亿多农民工,对社会做这么大贡献,应该对他们从评选到一系列问题,应该进行反思和讨论。)敬请关注本期节目——《“农民工评选”引争议》。 【主持人】近日,在吉林省公布的“优秀农民工”评选名单中,候选人总计30人,其中有厂长、经理,还有各个岗位的负责人,而真正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只有3个人。评选结果一经公布,立即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请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在这份吉林省对外公布的“优秀农民工”评选名单中,如果只看候选人信息,很难让人与“优秀农民工评选”联系起来,大部分候选人身份或是厂长、经理、或是岗位负责人。来自一线的农民工仅有3人,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同期】长春市某单位农民工保安: 这个名单中都是有头有脸的领导,更像是一次“先进个人”或“先进基层干部”的评选,一线工人的身份太少了。看了之后,感觉与我们农民工好像没什么关系。 【同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群: 大家不服气,而且也为一些幕后操作或者潜规则,提供了一些操作空间,我想农民工的评选大家这么关心,既然它是新的,就尽量减少潜规则。 【解说】为展示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激励广大农民工为富民工程做出更大贡献,吉林省从2008年起开展“优秀农民工”的推荐评选活动。评选的范围是年满18岁以上,在吉林省或者外地务工的一些农民工,还有一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工作年限一般是两年以上。 【同期】吉林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处长张慎礼: 出发点主要是激励在各条战线上为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激发他们的斗志,奋发向上,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关爱。 【解说】吉林省永吉县农电有限公司中级农网配电营业工牛传军是吉林省此次“优秀农民工”评选的候选人之一,也是其中3位真正具有“工人”身份的候选人。今年41岁的牛传军入选“优秀农民工”被人认为是名副其实的,因为在最初的选拔中就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解说】由于“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入选了一半的厂长经理,有人认为与其叫“优秀农民工”评选,不如改为“优秀厂长经理”评选,因为两者放在一起,不仅会引起歧义,而且也没有同等可比性。 【同期】吉林省永吉县农电有限公司口前供电所安全员孙立国(非农民工): 身份不一样,影响力不一样,我可能是一个企业家,我在我周边我影响力特别大,我们一个合同工,一个抄收工,他可能谁都不认识,社会影响力也不一样。我认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层面。所以我认为放在一个层面不合理。 【解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国农民工已经达到2亿4千万,农民工现在的收入也占到了农民纯收入的50%,农民工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建立对广大农民工的培训和奖励机制,把真正优秀的农民工作为表彰对象,力争让一线农民工唱主角,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同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群: 农民工评选本身就是中国对农民工的重视,是在这方面大的管理的进步,应该对这2亿多农民工,对社会这么大贡献,应该对他们从评选到一系列问题,应该进行反思和讨论。……应该有细则,细则越细越好,甚至细则放到那基本上就能确定谁是谁不是。 【主持人】一次“优秀农民工”评选表彰,能立即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已经说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类似的评选如果能改变一下方式,通过网络等媒体公布评选方式、评审条件,进一步增加透明度的话,产生的争议或许会少一些。感谢关注本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陈剑) 凤凰网财经>财经资讯>大中华经济>正文 |
|
|